《分子科学学报》
7月24日,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在其公众号“潇敏ScienceArt”对近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被指涉嫌25篇论文不端,发表时间横跨20多年》作出回应称,少数论文中确实存在标记错误的现象,并不涉及学术不端、也不影响科学结论,我们按照学术界惯例正在与相关杂志社沟通勘误。
原文如下:
关于2020年7月23日DeepTech自媒体平台基于美国Pubpeer网站上搜索结果,以“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被指涉嫌25篇论文不端,发表时间横跨20多年”为题目发表公众号文章,我个人做以下说明。
首先,我对近期在美国Pubpeer网站上评论人对我们科研论文的关注和质疑表示感谢。我和我的合作者高度重视和慎重对待Pubpeer评论人提出的质疑,仔细核实相关文章表述和实验结果,认真开展讨论。目前,我们没有发现数据造假和学术不端情况,核实的实验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少数论文中确实存在标记错误的现象,并不涉及学术不端、也不影响科学结论,我们按照学术界惯例正在与相关杂志社沟通勘误。关于评论人对于我们采用的实验方法有不同观点、对相关论文部分内容不理解、以及涉及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我们也正在积极回应,与评论人讨论交流。我们将以严谨的态度进一步全面核实、客观回答质疑,并完成相关勘误工作。敬请学术界关注和监督。
我欢迎和感谢国内外学术界同行关注和监督我们的科研工作,理性的质疑和讨论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科研各环节管理和提高科研水平。我们相信真正的科研工作都应该经得起同行的质疑和时间的考验。同时,我们也深信科研同道和广大朋友会理性看待这些质疑,对我们的科研工作作出客观的判断。
背景资料:
7月23日,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发文称,著名学术质疑网站 Pubpeer 陆续刊登了詹启敏的 25 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这些陆续被曝光的论文涉及将相同图片 PS 后应用于不同实验甚至不同文章中、捏造实验数据和严重违反动物伦理。被举报的论文时间跨度超过 20 年,包括从1998年詹启敏在国外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到近年来在北大医学部担任通讯作者的论文。
在 Pubpeer 网站,25 篇论文相关的评论指向或为数据重复、相同,或数据有违常识,或有违动物伦理。比如,学术打假人伊丽莎白 ? 毕克(Elisabeth Bik)博士针对詹启敏 2015 年一篇《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论文发表评论称,小鼠的肿瘤过大,远非作者所称的 1 厘米。
毕克称,她只是评论了 25 篇论文中的一篇,其他评论者指出的小鼠伦理问题更为突出,另一篇论文的小鼠肿瘤更加夸张。她说,詹启敏这些论文更多的问题是同一张图片用在不同样本上,同一个作者犯了这么多错误,可见其实验室管理之凌乱,他们应该谨慎标记图片,并追踪图片和样本。
25 篇涉及论文发表的时间跨度从 1998 年到 2019 年。1998 年这篇论文发表在《分子细胞生物学报》(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5 月刊,根据詹启敏简历,此时他尚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担任高级研究助理。2019 年有涉嫌论文 6 篇,此时詹启敏已是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这 6 篇论文被指数据重复、相同或有违动物伦理。
毕克说,对于这些问题论文,包括大小鼠肿瘤在内的论文应撤回,并在此基础上,永远不允许作者再次进行动物实验。此外,对于大多数其他论文,作者需要向该期刊发送更正信息,并且他们将来需要加倍小心谨慎。
下图是DeepTech梳理的25 篇涉嫌论文问题列表:
【来源:搜狐健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