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科学学报》
2月11日12时,《张朝阳的物理课》第二十七期准时开播。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坐镇搜狐视频直播间,探究双原子分子气体。张朝阳先带着网友复习氢原子薛定谔方程,根据求解得到的能级公式,讨论氢原子的光谱。接着研究两个氢原子组成的氢分子,其电子组成共价键将原子核束缚起来,将此势能在平衡位置展开得到等效的谐振子势,求解对应的薛定谔方程,解得包含振动与转动自由度的能级,通过此分立的能级与选择定则分析氢分子的光谱。
“我们学了那么多理论,解了那么多方程,现在需要应用一下。”张朝阳开门见山,“我们跟氢原子作战了很长时间,今天要讲氢分子,解决双原子分子气体问题。”
氢原子光谱与里德伯常量
他先带着网友,复习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求解得到氢原子的分立能级公式。
他说,“有了能级公式,就可以研究氢原子在各能级之间跃迁所产生的光谱。”通过推导,网友们发现,从初态能级到末态能级跃迁时,发射出的光线的波数为:
张朝阳解释说,“系数R称为里德伯常量,是量子力学出现之前,人们根据实验测得的氢原子光谱,抽象出的经验公式里得到的,这与用薛定谔方程计算的数值一致。”
他进一步解释,当末态主量子数为1时,末态就是基态,从各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形成的光谱就是莱曼系,它处于紫外光谱区。当末态主量子数为2时,更高激发态到末态的跃迁形成的光谱是巴尔末系,此线系处于可见光谱区,所以首先被发现。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其它谱系。
解薛定谔方程得到氢原子能级,导出的光谱与实验相符,重现了量子力学出现之前的各种线系,他说,“这证明了薛定谔方程的正确性。”
求解氢分子原子核的薛定谔方程
讨论完氢原子的光谱,再来讨论由氢原子组成的氢分子的情况。
“氢分子体系比氢原子复杂多了,它包含了两个氢原子核与两个电子,这四个粒子之间两两都有库伦势相互作用,直接解对应的薛定谔方程非常复杂。”张朝阳指出推导的难度所在和解决方案,“不过,由于电子质量远远小于原子核的质量,分子中电子速度远远大于原子核速度,所以当研究氢分子的振动和转动时,可以把电子看成一种分布,原子核沉浸在这种云一样的分布之中,电子云使得原子核之间具有某种有效的相互作用,从而将原子核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共价键。两个电子是两个原子所共有的。”
经推导发现,这种相互作用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一起,组成总的有效势能,若振幅较小,可将总有效势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近似展开,得到谐振子势能,那么,重复之前得到的氢原子与谐振子的径向薛定谔方程的步骤,则可得出对应的氢分子中两原子核的径向薛定谔方程:
(求解氢分子原子核径向薛定谔方程)
此时,张朝阳先根据解氢原子与谐振子径向薛定谔方程的经验,定义新的函数u为:
再代入到薛定谔方程之中,并将其化简为:
“这个方程有些难解。”张朝阳解释,由于原子核的振动距离非常小,并且转动能远远小于振动能,于是可以近似地将角动量项中的r直接换成平衡距离,若定义新的参数为:
最终,薛定谔方程可以变形为:
而这正是上节课解一维谐振子薛定谔方程时遇到过的微分方程。利用上节课的结论,马上能得到:
其对应的氢分子原子核的振动与转动能级就可以顺势求出:
(推导氢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
氢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疏中有密,带状分布
“就像氢原子一样,一旦求出了氢分子原子核的振动与转动能级,就可以得出其对应的光谱。”张朝阳引导网友思考,“这里需要引入能级跃迁的选择定则。”也就是说,原子核跃迁前后的主量子数变化为±1,角量子数的变化也为±1。为了方便讨论,张朝阳还引入记号B,将氢分子原子核的振动与转动能级写为: